罹癌才1年!30歲大咖擴散全身「留下2子病逝」 醫「無奈吐5字」:早就示警了...

大陸知名網紅馬曉君,在網上擁有極高聲量。然而,她在去年時出現腹痛、腹瀉的問題,就醫後才知道已是直腸癌末期,癌細胞也擴散至肺、肝、腸、盆腔等器官,讓她相當崩潰。即便她勇於對抗病魔,但仍只能靠輸液維生,體重暴跌15公斤,最終在上月月底過世,得年30歲。
圖片來源:微博


據《TVBS新聞網》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坦言,8、90%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多數都沒有症狀出現,需要靠精密檢查才能找出癌細胞,無論是有無每天排便,都可能有大腸癌風險,「大腸直腸癌並非如一般人想像都會便祕」。而多數的狀況下,患者通常會出現水、軟便情況,起因則是大腸腫瘤造成阻塞,只有水狀的排泄物方能通過。

圖片來源:Pixabay


而上述情形也適用於馬曉君的案例,「檢查就發現多處遠端轉移的悲慘狀況並不罕見」。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的症狀相當多樣,很難與其他病症區分開來,因此在出現些許變化時就要提高可能是「下腸胃道病症」的警覺心態,立刻找醫生求診,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更該如此。而專家也列舉大腸直腸癌的可能症狀,綜合資訊如下:

圖片來源:123RF




排便習慣改變:因腸道腫瘤堵塞、出現不正常分泌物,所造成的慢性腹瀉、便秘。
糞便形狀改變:癌症、腸道結核、慢性大腸炎等病變出現後,可能造成狹窄問題,導致糞便逐漸變細。
排泄黏液:當腹瀉、腸炎發生時,常伴隨著黏液生成,這同樣也適用於腸癌、息肉爆發時發生,更可能造成血便、糞便帶血的狀況。
裹急後重:這是指常有便意、感覺肛門常有東西、腹痛,但上廁所時又大不出來的情況。
貧血:根據臨床資料顯示,大腸癌許多初期症狀多為貧血,尤其是右側大腸最好發。起因為瘤慢性出血,造成量少,但糞便顏色又改變不多,不容易靠肉眼發現,只能透過潛血反應檢查,因此常被忽略。若有該狀況,再加上營養不良,貧血則會更常出現、明顯。另外,因為症狀是漸進出現,因此若出現症狀時,恐怕貧血已有相當程度的狀況。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罹患大腸直腸癌後,在早期雖不容易出現體重減輕的狀況,但因腫瘤阻塞、腹痛,造成營養攝取不良,才會有體重下降情況。另外,腫瘤轉移也是成因之一。
腹部腫瘤:這種情況被歸類為少數,因為腫瘤體積太大或轉移至其他臟器,也有可能是腸阻塞造成大便堆積,多可透過腹部觸診被發現。
轉移至其他器官:這通常是已臨末期者會出現的狀況,因為某些臟器有轉移症狀,直到就診時才會被發現,例如轉移肝臟引起黃疸,轉移肺部而呼吸困難,轉移至骨頭而疼痛等。


這些症狀可以說是隱形殺手,一點都不容輕忽!


資料來源:奇摩新聞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