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天,胃為先!5樣東西「最容易搞壞胃」 不要再碰了:做好5點養胃保健

俗話說「食為天,胃為先」,有個好胃很關鍵。
但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自己的胃有毛病。
胃有問題就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出現問題,可以徹底讓車輛報廢。
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胃「好好的」?
看看胃是個什麼東西



胃長得像一個大蠶豆,上通賁門連接食管,下通幽門連接十二指腸。
在牙齒咀嚼下,被初步消化的食物會通過食道來到胃的前門。
接收到來自食物的敲門信號后,胃會立即敞開大門
讓食物掉進包含胃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內因子的胃液里,然後殺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細菌。
緊接著胃會以每分鐘3次的頻率進行肌肉收縮,使食物與液體充分混合,把塊狀食物變成粘稠周狀的食糜。
最後按照時間批次一點一點地把食物「塞進」幽門,進入腸道,進行更深一步的消化。


胃病是如何「養成」的



驅使胃部履行消化功能的最大「功臣」莫過於胃酸。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具有高腐蝕性,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更利於其水解,稍帶還把隨食物進入胃部的細菌給消滅掉了。
不過一物降一物,胃酸腐蝕性高,卻不容易傷害胃部。
因為我們的胃部表面有一層不斷更新的胃黏膜,大概72小時就會換一次全新的,以此來對抗胃酸侵蝕,保護胃壁。
一般情況下,這種攻守平衡不會被打破,但如果攻方過強或者守方過弱,那胃黏膜就頂不住了。
胃粘膜一旦破防,胃酸就會直接侵蝕胃壁細胞,胃病也因此隨之而來。
除胃癌之外,幾乎所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胃部疾病都是源自胃黏膜受損,只是程度嚴重的區別。
一開始黏膜只破了一點點,胃部並無明顯不適,隨著破損越來越嚴重,胃逐漸有了反應糜爛性胃炎、胃潰瘍乃至胃穿孔。如果胃黏膜爛掉的地方恰好將血管暴露出來,還會引起胃出血。
雖然這些病不是什麼絕症,但是十分遭罪,嚴重的可以折磨人一輩子。


是誰「殺」死了胃粘膜



胃酸和胃粘膜平時一攻一守,相安無事,普通飲食根本沒法動搖胃部安寧。
但有這5個東西,能直接破壞胃的保護機制
1.酒精
酒精能夠穿透胃黏膜,甚至對胃黏膜造成急性傷害使其廣泛糜爛出血。
2.煙草
尼古丁能被胃黏膜吸收,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縮,導致胃黏膜缺血;同時還能在胃酸作用下合成致癌物亞硝胺。
3.藥物
持續數月、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葯可能會導致粘膜保護層損失。
4.鹽
長期高鹽飲食能持續破壞胃黏膜,並使胃酸分泌減少,破壞胃內平衡。
5.幽門螺桿菌
80%胃潰瘍、80%~90%胃癌患者和100%十二指腸潰瘍者都被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能產生尿素酶,保護自己免受胃酸侵襲,然後激活血小板,讓黏膜血管內形成血栓,從而導致黏膜缺血,保護力受損,讓胃酸更容易滲透胃壁。


養胃的本質是「不作妖」



如何養胃,首先要搞清楚「誰」在養胃!
對於一個胃病患者來講,養胃的目的是為了在治療期間減少癥狀帶來的痛苦以及防止複發。
已經患病的人,胃黏膜肯定經不起折騰,那養胃的主要目的莫過於盡量減少胃酸分泌和防止胃黏膜再度破損。
生冷油膩、辛辣重炎、煙熏火烤的食物會刺激胃酸的分泌,需要忌口,食用柔軟流食來減少對胃酸的刺激。
而煙酒這些可直接破壞胃黏膜的東西,最好能戒則戒。
長期如此,才能把胃養好。


而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養胃的目的在於不得胃病,本質上也是控制胃酸、鞏固黏膜。
不過作為健康人,胃病患者的那一套養胃模式並不完全適用。
比如經典理論「喝粥養胃」。
胃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如果一直喝粥吃軟食,慢慢地,胃就會變得只能消化軟食,稍微吃點硬的就不舒服。
患者喝粥是因為胃已經不行了,在消化能力變差和胃疼的要死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
喝粥不是讓胃變好的原因,而是胃不好導致的結果。


另外人和人的體質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不同的人胃粘膜強度不同,對不同的食物刺激反應程度也是不同的。
理論上說,如果胃粘膜更新的速度遠高於胃酸進攻的速度,那就用不著特意養胃,為了維持良好的胃部環境,日常不「作」就行。
遠離煙酒、按時吃飯、多做運動、少吃刺激食物、做好飲食衛生……
長期如此,胃也會一直好好的。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