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好戲開鑼之《范蠡獻西施》
【2005范蠡獻西施首演】
每年的『好戲開鑼』歌仔戲巡演是台灣表演藝術界,尤其是傳統戲曲界的一大盛事。而今年 並未見全新製作,而是『透過經典』為主題,再現三個令戲迷們百看不厭的劇場作品再次搬上舞台。這次特別挑選的劇碼有~台南府城秀琴歌劇團的《范蠡獻西施》、春美歌劇團的《將軍寇》,以及明華園添字團的《鬼菩薩》。三大經典作品北中南巡迴演出。雖然說是經典再現, 但是各劇團在面對這次演出創作,還是加入了很多全新的創意與觀點。 目的就是為了讓看過這一部戲的戲迷,能夠從再次的觀賞當中,發現新的驚喜。也調整了或許是過去原本架構當中,一些還不足的部分。 台灣瑰寶歌仔戲然而,之所以要介紹歌仔戲。是因為歌仔戲是真正源自於台灣本土的傳統戲曲劇種。 他的發源地在宜蘭員山的大樹下, 而宜蘭員山也正巧,就是歌仔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楊麗花,所出生長大的地方。 而楊麗花能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絕非巧合。因為從他的父母,上推至她的祖父,都是在從事傳統戲曲的表演。歌仔戲剛開始發展的最初,因為當時的表演形式因為相當的簡陋,所以又稱之為落地掃。有趣的是,那為何當時如此簡陋的戲劇形式,卻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之中。擄獲觀眾的心,而且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劇種。我想這整體發展都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在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各個條件與養分都必須俱足,才能夠讓歌仔戲不斷的吸收各種戲曲的養分。在如此短時間之內,將它的舞台美學與表演形式,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樣貌。關於府城秀琴歌劇團
【2015范蠡獻西施再演】而這一次要介紹《范蠡獻西施》演出的團隊-秀琴歌劇團。其實並不是真正發跡在府城台南,而是一開始成立時在台中。但是因為中部地區歷經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對於傳統戲曲發展市場的萎縮。 因此秀琴歌劇團轉戰府城台南。移師府城後,秀琴歌劇團一步一腳印,慢慢地耕耘下。在短短數年內,便打下了相當紮實的基礎,也成為府城最具有代表性的歌仔戲劇團。 然而在台灣劇團的經營並不容易,再加上秀琴歌劇團對自己品質上的要求相當嚴格。總希望好還要再更好。在當時,大部份歌仔戲的演出劇本都還是由劇團自己來進行創作。因此在文學藝術的表現上較為通俗。因此,當時特別為了要替劇團轉型。找到了當時還在台南大學任教的編劇王友輝,來替他們創作一個具有文學藝術性的歌仔戲作品, 就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才會有《范蠡獻西施》這一個經典的演出文本。編劇王友輝打造具有文學性的《范蠡獻西施》
【知名編劇王友輝】 如果有去過中國大陸蠡湖觀光過的人, 對於當年范蠡跟西施在協助復國成功之後,兩人隱姓埋名的隱居在蠡湖邊,過著平凡老百姓的生活。 眼前的景象與歷史的傳說,會對於當時眼前的美景又增添了諸多的想像。因此,編劇王友輝用倒敘的方式。從范蠡跟西施回到蠡湖,兩人與老船夫之間的對話,帶出了當時范蠡跟西施的相遇,以及范蠡獻西施的整個故事情節。
【兩人初相見之場景劇照】舞台上的時間隨著兩人回憶過去的相遇。一轉身西施即回到初見面時在湖畔涴紗,因而巧遇當時下鄉尋訪的范蠡。在短短一場初相見的 情節中,王友輝巧妙的帶入了詩經《蒹葭》的唱詞來象徵兩個人的相見與命中註定的分離。此外,情節當中更把『東施效顰』、『沉魚落雁』這些描述西施的相關典故,生動的且自然的透過人物角色放置在舞台的呈現之中。 而千百年來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不停地流傳下來,主要就是因為范蠡對情感的痴,還有西施 這樣一介女子對於國家的犧牲。讓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往更高的層次提升了。而這一次的作品之所以成功,我想最大的重點是編劇王友輝花了非常多的篇幅與心力在描寫范蠡跟西施在面對小我與大我時,內心的糾葛與糾纏。而幾乎等於是被軟禁在異國的西施,終日住在國王為了西施所興建的華麗高樓之中。 內心的孤寂律與思念不停地跟當下表面上必須要服侍敵國的國王, 種種複雜的情緒在他的心中糾結。而這華麗的高樓,就如同當時神話中奔向月球的嫦娥,在寒冷月宮所居住的廣寒宮一樣。對西施來說,距離當下的現實是如此的遙遠。而未來究竟能不能夠有機會,完成生命的夢想,那一切對她來說,似乎是遙不可及。在編劇王友輝的筆下,讓這個故事的鋪陳是高潮迭起、精彩不斷。也正是因此,觀眾對於范蠡與西施之間深厚的感情,拉扯在國家跟情感之間,很容易的就可以透過情節安排產生共鳴。鐵三角齊聚一堂 當然一個好的故事要能真的成功,還需要有一票好的演員,將它呈現在舞台上。秀琴歌劇團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它不單單只靠一個明星在 獨撐整個戲劇的大局。在台灣秀琴歌劇團是相當獨特的以三大天王鼎立,而聞名全台的歌仔戲劇團。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