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脫歐公投背景下上台的新首相特蕾莎·梅,上任伊始就作出暫緩中法在英投資的核電項目的決定。不過,梅女士隨後不久就致信中國領導人,表示「期待加強與中方在經貿和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為什麼英國新首相在對華政策上如此反覆無常呢?從疑慮北京再到期待中英合作,這個過程中特蕾莎·梅到底經歷了什麼?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7日報道,梅(Theresa May)在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的一封信中表示,她期待出席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英方支持中方成功舉辦峰會,期待加強與中方在經貿和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
當時正在訪華的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沙馬(Alok Sharma)形容兩國關係「強大且不斷發展壯大」。特蕾莎·梅在信中表示「期待加強與中方在經貿和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信函是由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沙馬遞交的。一名唐寧街消息人士證實信函已交付,但稱這封私人信件內容不會公布。不過這名消息人士表示,「致函目的是讓中國安心,英方致力於發展英中關係。」中英核電項目事件發展至此,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特蕾莎·梅不應是一個反華派。暫停核項目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在中國心目中的地位,並借該項目的暫停事件與中國進行更多溝通,從而獲得更多好處。
習近平2015年訪英被認為是中英黃金時代的開啟(圖源:Reuters/VCG)中國海外項目因對方政府的反覆態度而受阻的情況並不少見。類似情形包括斯里蘭卡的港口、希臘的港口等,都是如此。而這不過是民主國家領導人更替後玩得小花招。事實上,對中國來說,這種小花招並不可怕——北京不怕別國有所求,怕就怕無所求,因為只要有所求,經濟合作對中國而言就沒有壞處。舉個例子,就像希臘要賣更多港口股份給中國,中國照單全收;斯里蘭卡要中國增加投資擴大港口面積,中國照辦。而這些都是中方求之不得,當然來者不拒。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唐寧街端正好態度,加強中英經貿往來是符合兩國利益的好事,北京沒有理由會拒絕。
特蕾莎·梅之所以在中英合作項目上折騰這麼一番,無非是擔心中國領導人會因為前任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南海問題上的「見風使舵」(英國在G7峰會上連同美日發表所謂的南海聲明),而在G20上冷落她,於是才想出這麼一個引起中方注意的小把戲。
根據計劃,中英法合作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將會在9月做出決定,這個時間點恰恰就在G20峰會之後。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不過是特蕾莎·梅希望從中國這裡多撈一些好處而已。不過,從中方對於此次英國叫停合作項目的嚴厲回應來看,北京似乎不打算有求必應,而是認為可以有限的加強合作,但不會無限的滿足對方要求。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