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開戰略導彈新技術 拒絕向美「納貢」

為應對未來不可知且複雜的局勢,中國在軍事領域逐步公開了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科研成果,繼高端隱身戰機殲-20加入現役後,日前又披露了戰略導彈相關技術研究。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北京時間12月8日發布通稿,表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2所科研團隊,披露突破新一代固體火箭推進劑,並開始預研更新一代,並強調該所的功績是「托起大國長劍」。「大國長劍」,通常指代中國的戰略導彈。據悉,該所曾成功研製出一系列固體推進劑,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高能固體推進技術的國家。目前,中國航天及解放軍火箭軍、陸海空部隊使用的導彈推進劑皆出自該所。中航科技四院研製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圖源:央視新聞)就在不到半年前的8月2日,中國直徑3米大型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地面熱試車成功,該發動機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研製。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高能固體推進劑已知的有N-15、N-15B、N-15C三種,皆為先進的戰略導彈、防空導彈、反導導彈等必用的推進劑。有消息稱,N-15早在2006年就研製成功,性能超美軍戰略導彈所用的NEPE推進劑,已經應用於東風-31A洲際導彈。而比N-15更為先進的固體推進劑最遲在2009年就已經開展研究。觀察家認為,7年時間足以讓42所突破新一代固體推進劑,且當官方發布通稿表彰時,說明該推進劑已經被實際應用。而最新應用的對象則是中國最新東風-41戰略導彈。 2014年7月,陝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出現「中航四院43所東風-41戰略導彈研製保障條件先期啟動(二期)竣工環保驗收現場監測」內容,證實了該導彈的存在,且已經進展到相當深入的程度。東風-41戰略導彈接近服役那麼東風-41實際進度到底如何呢?《人民日報》稱12月1日稱,2016年中國新型戰略導彈裝備部隊。人民網12月8日則稱,中國在2017年要加快東風-41的列裝,大幅增加戰略核武器的件數。觀察家據此認為,東風-41實際已經服役。來自海外的情報也佐證這消息。美國情報顯示在完成七次試射後,東風-41就已接近服役狀態,或在2016年。加拿大媒體更為詳細的報道指出,東風-41已經部署至河南的火箭軍導彈旅,首批16枚。 中國官方近期發布的火箭軍宣傳片中就疑似出現了東風-41的鏡頭,加上軍媒頻繁公開東風-31、東風-21系列導彈演練畫面,這也進一步說明,新的戰略導彈或許可以出面應對不利局勢。東風-41是中國最新研製的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其擁有公路機動型和鐵路機動型,射程超過13,000公里,單發可攜帶10枚彈頭。輿論普遍認為,東風-41使得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增強與美博弈底氣。中國不願成為特朗普時代美國的待宰肥羊(圖源:Reuters/VCG)除東風-41進攻性武器外,中國還針對美國強大的威懾力發展了防禦性力量。12月6日,中國又在新疆庫爾勒、青海上空實施了航空管制,而該地曾多次進行過類似洲際導彈試射、陸基中段反導試驗、高超音速武器試驗等尖端技術測試。 正是有這種底氣,中共黨媒才強調,特朗普當選後,日本和台灣隨即納上570億美元的大禮,而中國則將這些大禮轉變為軍費,用來製造更多新型武器,以避免成為美國最想割的「肥羊」。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