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披露習馬會細節 內幕驚人 (視頻)

據台媒9月26日報道,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6日在東吳大學發表首場演講,他在演講中講述了去年11月「習馬會」的一些細節,他提到在去年「習馬會」時曾告訴習近平,不會一中亂表,不會表述為「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馬英九也說,「習馬會」事前磋商會議時,1分鐘內就決定雙方不稱職務,而是互稱先生。3個小時演講結束,相當多學生排隊與馬英九合影。當被媒體問到為自己打幾分,馬英九笑著說,「我跟馮部長不一樣」。26日,馬英九來到東吳大學發表首場演講。觀察者網注意到,此前22日台媒報道,台「防長」馮世寬接受「立委」質詢時,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讓他為自己上任來的表現打分,馮世寬表示,他很有信心,給自己打100分,遭到呂玉玲痛批「自我感覺良好」。馮世寬(資料圖)馬英九演講,有學生化身粉絲,上課時拿手機拍馬英九,不過,也有學生忍不住打瞌睡,馬英九在中場休息時幽默地說「還沒睡著的,出去走走」。受邀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的馬英九,26日下午在東吳大學演講,談「台灣的國際法定位」,現場330個座位滿座,也有香港學生、大陸學生報名參加,相當受歡迎;東吳大學同步開放網絡直播。 這是首場演講,馬英九有備而來,詳盡說明台灣的「國際法定位392年大事記」,並準備了22個問題,同學生交流互動。談到九二共識,馬英九上課時說,九二共識是李登輝(在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時)核定的原則,不是他或國民黨想出來的。他在去年「習馬會」告訴習近平,不會一中亂表,不會表述為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馬英九也說,「習馬會」事前磋商會議時,1分鐘內就決定雙方不稱職務,而是互稱先生,雙方也相互提醒要告知美方,結果雙方都在去年11月2日告知美國。 詳盡說明後,馬英九準備22個問題與學生交流。其中一個問題提到太平島、外蒙古、釣魚台島算不算「中華民國」固有疆域?有來自香港的學生回答,香港是「中華民國」固有疆域。馬英九談到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說,台灣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卻無法加入ICAO,做事要講方法,要努力,「現在有一點和以前不一樣,希望恢復和以前一樣」。馬英九還問,「毛澤東在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成立一個新國家還是新政府」?有彭姓的大陸學生回答道,「是新政府,不是新國家」,馬英九追問如果不是成立新國家為何要改名?不改名不行嗎?這位來自大陸的學生說,因為意識形態不同,所以要改名,前面是資本主義後面是社會主義,因為不同要改名。 馬英九透露,「聽說其實毛澤東很後悔改名」,彭姓同學說,「有的時候可能台灣聽說的會更多」。聽完馬英九3小時演講,東吳大學法律系陳姓同學說,雖然這次是演講名義,但馬英九上課很生動,會於學生互動,很像真正上課的感覺,獲益良多,希望有機會可以上馬英九的第2堂課。東吳大學法律系楊姓同學則說,馬英九前半部分演講內容,有些在高中歷史都讀過,後半部分問答比較吸引人,有些問題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問題。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卸任後受邀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26日下午首度開講,在島內引發關注。 馬英九講課題目為「台灣的國際法定位」,從1624年荷蘭人開墾台灣到2016年這392年的變化。他回顧了「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稱這是李登輝核定的原則,「不是我馬英九和國民黨想出來的」。馬英九揭露台灣能參加國際組織是因有九二共識在此原則下,兩岸關係在過去8年間是最好的,台美關係更被美方形容是「best ever」(前所未有的好)。在談到「習馬會」時,馬英九透露,當初在籌備過程中,雙方討論一分鐘後,即拍板決定互稱對方「先生」。 習馬會議上互稱先生他在會面時告訴大陸領導人,不會表述「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聯合新聞網稱,這場演講持續3個小時,不少香港僑生和大陸學生也報名參加,東吳大學同步開放網絡直播。對此,「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稱,馬英九還是舊調重彈,還在講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假如演講題目是「從國際法談濫權監聽在司法追殺之實踐」,課程「一定爆滿」。震驚世界的習馬會學生則相當感興趣,不少人排隊與馬英九合影。東吳大學一名法律系同學說,雖然這次是以演講名義,但馬英九上課很生動,獲益良多。還有學生表示,馬英九前半段的演講內容,有些在高中歷史讀過,後半段問答更吸引人,有些問題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www.81un.net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