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都比開車快!台北交通遭轟便秘 紅燈讓你等到天荒地老 網友:「到底怎麼了?」(6P)





居住台北的大家有感覺到交通超不順的問題嗎?
根據聯合報整理了以下近日騎車開車族的台北民眾們所反映的問題:
「台北最近兩周真的塞爆了。」台北開車族最近抱怨連連,下班尖峰時間,一個路口竟要等3輪紅綠燈才過得了,喚起市民20年前交通黑暗期的記憶。北市近兩周塞車問題嚴重,除了上下班尖峰,有些路段甚至只有半夜不塞車,例如基隆路、復興北路往北方向、市民大道靠台北轉運站周邊的平面路段等。
號誌故障也是塞車原因之一,仁愛路與復興南路昨天下午燈號不亮,造成南北向與東西向車流堵住。
本月22日忠孝橋的交通事故造成北市嚴重回堵,當晚從行政院到環河快速道路,原本不用10分鐘車程,竟開了1.5小時才到。市長柯文哲當天從內湖回北市府,也一度塞在車陣中50分鐘,氣得當下Line給交通局長鍾慧諭下最後通牒。但一周來,北市塞車狀況持續惡化。
交控中心測得22日市民大道在下午5至6時,行車速率只有14公里,稍晚略有改善,仍在30公里以下,不少駕駛痛罵「走路都比開車快」。
交通大隊長吳耀南表示,22日當天下班時間除了雙北交界處的交通事故,上下班車潮本來就多,加上下雨、交通號誌多處故障,因警力缺額,確實忙不過來。1999塞車抱怨多1倍
北市研考會統計,23至29日,市民當家熱線1999接到94件民眾塞車抱怨電話,平均每天超過13件,12行政區除南港區外,其餘11區都有民眾抱怨塞在車陣中,又以中山、大安、內湖、松山、中正等5區居多。
比較去年同期,春節前兩周的塞車抱怨僅41件,今年塞車民怨暴增一倍以上。



市民大道逢尖峰時間必塞車,常見車輛跨越槽化線,造成車流打結。

堤頂大道每逢尖峰時間必塞,是內湖人的夢魘,時速30公里左右,走走停停已成常態,有民眾在臉書抱怨,建議柯市長幫堤頂大道裝葉克膜。記者昨天實際走訪市區重要幹道,在台北轉運站前的市民大道,至少要等3輪紅燈才過得了路口,原因出在計程車占用慢車道違規排班,原本3線車道只剩2線,現場卻不見員警取締疏導。
向來車流量大的復興北路正在進行人行道拓寬工程,大型水泥攪拌車占了一個車道施工,只剩1.5個車道,交通壅塞,公車、汽機車搶道狀況驚險。



北市多條主要幹道拓寬人行道,到處是工地占用車道,導致交通壅塞。

最近民眾忙採買年貨、尾牙、往來送禮,市區卻猶如大型停車場,究其原因,「蛋黃區」多處工程同步展開、天氣濕冷、號誌調控及交管不佳等都是原因,民代每天都接到民眾抱怨電話,指下班通勤時間多了近1小時,批評柯市府交通管理無方。
交通局認為最近天冷且常下雨、逢年貨採買期,以及市區新增幾項交通工程,都干擾交通。工務局道管中心統計,全市核心區有3條主要幹道拓寬人行道,總長約8公里,包含復興南北路、羅斯福路5至6段、新生南路3段等。春節過後,松江路也將施工,最近還要拆除忠孝橋引道,衝擊台北車站周邊交通,並要拆木新路橋等,處處交管施工。民代批柯市府管理無方
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痛批,市府拓寬人行道明知會擠壓快慢車道,卻不見有效的疏導措施,施工至今,她每天都接到民眾的抱怨電話,下班回家比平常多了近1小時,交通大亂、管理無方。國民黨市議員徐弘庭也批評市府推廣騎乘自行車,施工前、施工中都沒有配套疏導規畫和交管措施,還取消員警路口指揮交通勤務,連塞車這麼讓市民有感的事都做不好,施政根本不及格。
逢甲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近來天氣濕冷、油價下跌,民眾開車意願提高,交通量確實增加不少,開車速度變慢,也容易發生小事故,但交通號誌、交管等調控應變做得不夠,應該要加強,同時協調警力在塞車路段協助疏導,避免塞車狀況惡性循環。


學者建議可用通訊科技告知民眾即時交通資訊,圖為交通部公路總局研發「省道即時交通資訊」APP。

學者籲善用科技通報路況。李克聰建議通訊科技發達,應該設法讓即時交通資訊透過Line、簡訊等方式,提醒民眾塞車改道,否則一個路口塞車,很容易形成骨牌效應。北市公車、捷運路網綿密,為什麼民眾還是愛開車?李克聰表示,捷運族雖然增加,但也因此逐漸造成大眾運輸服務品質下降,尤其近來天冷,大家穿得多,捷運車廂擠,空氣不流通,乘車不舒服,連帶影響搭乘意願。



柯文哲去年取消員警於尖峰時間站崗勤務,民眾看法兩極。

市長柯文哲去年取消員警在交通尖峰時間站崗勤務,引發民眾質疑是導致交通惡化的主因之一。北市警交大隊長吳耀南解釋,取消的勤務是員警站在路口中間指揮,而非不派員警。員警仍有路口交整勤務,只是改站在四個路口注意車行狀況,若有車流打結,還是會當場排除。但多位開車族表示,員警不站路口中央指揮「差很大」,常見員警低頭滑手機,且駕駛人違規情況也比以前多,顯見員警「退居」路邊威嚇力大減。

轉自聯合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