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驚人!史上最輕材料竟然比氦氣還輕!都可以輕鬆放在蒲公英上啦!


                  
從最巨大的輪船、飛機到最微小的納米機器人,從最堅硬到最柔軟的材料……人類一直在努力創造著、打破著各種世界之最。2013年“世界上最輕的材料”這一紀錄被中國科學家打破後,2015年再次重新刷新紀錄,製造出0.12毫克每立方厘米的最輕材料。那麼,這些超輕的材料有什麼作用呢?





凝固的煙
這種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叫氣凝膠。氣凝膠其實並不是最近纔有,早在1931年,人們就用二氧化矽製造出了它。氣凝膠的內部有很多孔隙,孔隙裡面充滿空氣,所以非常輕。為了形容它的輕,人們還給它取了一個外號——凝固的煙。





2011年,美國科學家以鎳材料做出的氣凝膠,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在真空中,1立方厘米的這種氣凝膠只有0.9毫克重,比空氣還要輕。



把這種用鎳做成的氣凝膠放在蒲公英上,柔軟的絨毛幾乎沒有變形。然而,作為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它的紀錄還沒保持多久,就被打破了。2012年,英國和德國的幾位科學家研製出了全球最輕的氣凝膠,他們還給這種氣凝膠取了一個非常酷的名字,叫作“飛行石墨”。1立方厘米的“飛行石墨”只有0.18毫克重。


“飛行石墨”這種氣凝膠還不沾水。


超輕“碳海綿”
2013年3月,我國浙江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製備出了一種超輕氣凝膠,取名為“碳海綿”。它有多輕呢?在真空中,1立方厘米的碳海綿只重0.16毫克,而相同體積普通空氣的重量是它的7倍左右,比同體積的氦氣還要輕。



100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綿“踩”在狗尾巴草上,纖細的絨毛幾乎沒有被壓彎。


柔弱的幾根花蕊就能支撐起碳海綿。

碳海綿如此的輕,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碳海綿裡面有大量的碳納米管和石墨烯,正是這兩種物質共同支撐起了那無數個小孔隙。就像大型的體育場館一樣,先用鋼筋做支架,再用高強度的薄膜做牆壁。而碳海綿,就是利用碳納米管做支架,石墨烯做牆壁。以前,科學家雖然能製備氣凝膠,但由於工藝的緣故,難以批量生產。而現在,我國發明的新工藝,可以批量生產碳海綿。


圖為實驗室裡面有很多這樣的碳海綿。


纖維氣凝膠
追求最輕的材料,科學家們沒有止步。2015年,我國東華大學的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在超輕纖維材料研究上獲新成果,他們利用普通纖維膜材料開發出了一種超輕、超彈的纖維氣凝膠,經中國計量認證結果顯示,這種纖維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為0.12毫克每立方厘米。這比我國之前研製的碳海綿還要輕0.04毫克每立方厘米。


最輕材料可以用來做什麼
一、清理石油汙染

氣凝膠所採用的材料不同,用途也會不同。像浙江大學研製的那種名叫碳海綿的氣凝膠,彈性很好,被壓縮80%後還可以恢復原狀。它對油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目前吸油能力最強的材料。現在的吸油產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重量10倍左右的油,而碳海綿的吸油量是它自身重量的250倍,最高可達900倍,神奇的是,碳海綿只吸油不吸水。

二、吸附星際塵埃

處理石油汙染只是碳海綿的一個用處,早在199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就利用氣凝膠的特性,用它來吸附星際塵埃。



圖為美國“星塵號”探測器,主要目的是探測維爾特二號彗星。1999年2月7日由NASA發射升空。返回艙於2006年1月15日在美國猶他州著陸。在“星塵號”上,安裝有一個氣凝膠樣品採集器,主要用來吸附彗星塵埃和星際塵埃。


圖為帶有氣凝膠樣品採集器。


當“星塵號”探測器穿過彗星塵埃時,彗星塵埃的速度很快,約為6.1千米每秒,這差不多是步槍子彈初速的9倍。如果用常規方法收集這些塵埃粒子,由於過快的衝擊速度,彗星塵埃的的外形和化學結構會發生變化,有的甚至會完全被汽化。為了在收集時不破壞它們,氣凝膠樣品採集器使用了矽基固體材料,內部有海綿那樣的多孔結構,99.8%的空間被真空填充,當塵埃顆粒撞上氣凝膠後,其減速並最終停止的過程就像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制動減速一樣。


圖為氣凝膠樣品採集器所黏著上的塵埃。


三、隔熱和隔音

氣凝膠固有的特性使它們還能成為絕好的隔熱(保溫)和隔音材料。



圖中的氣凝膠用二氧化矽做成,在下方火焰的燒烤下,上方的的花朵無損,氣凝膠表現出了強大的隔熱效能。




圖中的黑色材料也是氣凝膠材料,一個人把其頂在頭上,上方用火焰噴槍燒烤,圖中可見,氣凝膠的表面已經變紅,而下方的人員無恙。除了成為最理想的保溫隔熱材料,氣凝膠還是很棒的吸音材料。比如我國2015年研製的這種纖維氣凝膠,它可以在100-6300Hz寬頻段內的高效吸音。




via: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