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我從心底里覺得每個人的本質都是善良的,其實善惡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大家要摒棄惡念,不要被其控制,要常存善心行善事。護生,就是「保護生命」保護的是其他物類的生命,也保護自己的生命,是佛門的養生延壽之道。因為愛惜物命,所以不忍食眾生之肉,而以素食維生,護生即護心,養生須養心,以慈悲心而行素食,養心又衛性,所以素食可以養生。在宋慈雲懺主遵式所撰集的《誡酒肉慈慧法門偈(並序)》中有偈云:「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我今欲依教,普勸諸眾生,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作者慈雲懺主在序文中說明這些偈語出於「《楞伽經》、《央掘經》、《涅槃經》、《薩遮尼乾經》、《阿含經》、《正法念經》、《華嚴十住經》諸大小乘典」,作者在「看讀時,錄之成偈一百首」。由此可知,偈語的內容乃是佛經中的教誨。以上這首偈語乃是開宗明義第一首,可視為佛門養生延壽之道的簡要口訣。 這首偈語清楚地告訴我們若能依教奉行:「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即可「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換成現代白話來說即是:戒殺吃素,不傷害其他生命,不吃眾生肉來果腹,不以殺害別人的生命來換自己的生存,不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身上,心懷大愛關懷眾生,行為仁慈普利一切,不僅未來可以成就佛道,現在即可免於病痛纏身,保持健康,延長壽命!由此看來,成佛之道即是養生長壽之道。
若再加以濃縮的話,其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把上述偈頌的全部意思都包括其中了。凈空老法師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中說:「『無量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別名。『無量壽』是中譯,梵音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稱為『清凈平等覺』,就是西方世界本師的德號。」我們知道:佛、法、僧就是覺、正、凈,南無佛法僧就是皈依三寶,就是回歸自性清凈平等覺。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號稱大慈大悲,四十八大願,願願度眾生,心心念念、所言所行,無非都是幫助眾生,成就眾生。胸懷廣大無邊如海,功德無量如海,所度眾生無量無邊亦如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中有波浪層層疊疊,就如我們的腦海總是思潮起伏,若能如偈頌中所說的「大慈三寶海」那樣,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思維都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才可以算是真心誠意地皈依佛法僧,不再依靠迷、邪、染,不再攀緣貪嗔痴,而回過頭來依靠覺、正、凈,學習佛陀以慈悲為本,開展種種方便。凈空老法師說:「從這個德號里,我們才曉得,應該怎樣修學才能與他相應。我們的心要清凈,要平等,要覺而不迷,這樣與阿彌陀佛的心行就相應。」我們知道:學佛就是學做佛,學習去過和佛菩薩一樣的生活,除了行為的模仿,當然更要留心起心動念處,務必要學佛菩薩的存心。學佛之人學習諸佛菩薩念念希望利益眾生,救護眾生都來不及了,那有起心動念想要謀害眾生、傷害眾生的道理?絕對不會殺害眾生以自肥。因此我們應當學習諸佛菩薩與一切眾生和諧相處,自然感得自己身心和諧,常保安康的美好果報。我們念佛,一聲聲、一句句的「阿彌陀佛」,聲聲都在喚醒自己,念念不離阿彌陀佛,不偏離清凈、平等的原則,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喚醒內心的慈悲本性,這一分與生俱來的天然大愛,包容萬物,生機煥發,是健康、活力的泉源。 佛,是福慧兩足尊,有福報、有智慧,圓滿具足。健康是五福之一,是福報;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只要認真改正自己的習氣,將貪嗔痴等自私自利的慣性思維及慣性行為轉變過來,培養善念慈悲,我們身心的健康確實是可以得到的。古人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因為不忍其他生命為了自己的生存和慾望而受苦,進而連傷害眾生或占眾生便宜的念頭也沒有,恢復清凈、平等、正覺的本性,心中唯有善意,自然常生歡喜,心境也會自然保持平和,這就是養心,而養心可以養生。清朝時候有一位石天基先生,自幼體弱多病,十六七歲時身體仍很瘦弱,還日常發暈病。他的父親就教他讀醫書和養生的著作。結果,石天基先生從十八歲開始自加調攝,進行了二十多年,不但大病沒有了,就是傷風感冒等小病,也從未有過。於是他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寫成《長生秘訣》一書,其中有一首「養心六常訣」:(1)常存安靜心,(2)常存正常心;(3)常存歡喜心,(4)常存良善心;(5)常存和悅心,(6)常存安樂心。若真能歡喜念佛,慈悲戒殺,護生吃素,以上這些要訣也就一一自然具足了。 由此可知,利人才是利己,為人著想、謀福利,自己是決定不會吃虧的——生活是經驗的累積,也是學習的過程,可以說生活就是我們的教育——我們要歡喜接受人生的歷煉、生活的教育,也要樂於與人分享生活的經驗教訓,在佛菩薩和聖賢人的教誨引導下,教學相長——用心幫助別人學習,自己的學習不中斷,學習的角度、視野更廣,學得更深入,傲慢心也會慢慢平息:想想「有為者亦若是」的道理,誰認真努力,誰就學有所成,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有甚麼好值得驕傲呢?看見別人後來居上,隨喜之餘,警覺到自己的懶惰懈怠,趕緊見賢思齊。永遠認真學習,天天努力求進步,人生何等快樂!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是民間生活經驗的總結,不為名利所驅使而以助人為樂的學習生活確實可以使人精神充沛,老當益壯!有一首題為《孫真人衛生歌》的養生詩歌在談到素食養生時這麼說:「雁有序兮犬有義,黑鯉朝北知臣禮;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神明終不喜。」其中深意值得我們再三玩味。 孫真人即唐朝著名醫藥學家、養生家孫思邈。本身活到一百二十歲才無疾而終的他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千金方》、《千金翼方》兩部鉅著即是其代表作。他留給後人的醫藥養生著作很多,被世人尊稱為「藥王」。在佛門流傳頗廣的一本《戒殺放生畫集》中記載有一則〈孫真人救龍子傳方〉的故事,敘述孫真人因為護生而得良方濟世的經過。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位連小小生命也珍惜、救護的醫生對於人命的救護當然是細膩、急切而又認真、努力不懈的,至誠用心的成果即是通達的智慧與精湛的醫術。這首《孫真人衛生歌》言語簡練,易誦易記,不失為一部簡明扼要的衛生寶典,原文頗長,內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處所引只是其中一段。在《動物的人性光輝——白話選譯》(清徐謙原著/壽康學會·清涼書屋選譯)一書中記載著這麼一則事迹:「明朝弘治年間,河南虞縣有人捕獲了一隻雌雁,把它翅膀上的羽毛剪短,養在場院里,用來引誘其他的大雁加以捕捉。每當看見雲中飛翔的雁群,這隻雌雁都要抬頭仰視。第二年,大雁再次北歸時,它的配偶與群雁一起飛鳴而過。雌雁聽出了它的叫聲,仰空大聲鳴叫。雄雁也聽出了雌雁的叫聲,就飛落在場院中,二雁脖頸相依,其聲嗚嗚,好像在訴說久別的思念。過了很長時間,雄雁飛到半空中,徘徊著想要飛走。看見雌雁不能飛,它又飛落在地上,繞著雌雁號叫,聲音愈加悲傷。這樣飛去又飛回,三、四次以後,看到雌雁確實飛不起來,雄雁就與它互相咬啄踩踏,悲憤地相撞而死。」 也許你也曾仰望天空,見到雁群飛過。成群結隊的雁兒總會井然有序地列成人字形的隊伍,在雲間飛行。再看看人間一些爭先恐後的現象,我們是應驚訝於動物竟有如此靈性或是應該感嘆人性怎麼竟會因貪慾和自私而一時頹落至此?無論如何,有次序,就有倫理,於是各司其職、各盡義務,彼此才能和諧共處。在動物身上,我們發現了身為人類卻遺忘了的一些本能--所謂情義、道義。在看見獵人以被捕的雌雁為「誘餌」來吸引其他雁兒時,我不禁想起朋友曾轉寄給我的幾幅捕獵海豹的圖片,鏡頭之下海豹為助親人、友伴而前仆後繼,被親友的哀鳴召喚而來,眼見血染冰河,屍橫遍野,還是不舍情義而來;相對之下,人類因貪婪而發動的殘忍屠殺真的可以用「謀生」兩字就輕輕掩飾過去嗎?再進一步,人與人之間的掠奪劫殺,甚至發動戰爭攻城掠地難道也可以用追求繁榮進步來美化嗎?如此自我反省檢討之後,我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之所以會氣憤不平,無非都是因為覺得別人妨害了自己的利益;生活中情緒的起伏不定,歸根結底也總離不開貪慾的不得滿足。若是明白因果,知道善因才能感召善果的事實,我們就會時時保護自己的善念,情緒平穩,少怒少煩,對健康有大幫助,這早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除此之外,以真誠善意化解怨結,調解衝突,更可以為我們消弭多少冤家仇敵,避免多少橫禍!既保護了自己人身的安全,當然也就有助於壽命的綿延。這則動物事迹的記載者在雁兒的身上受到了啟發,得到了教育,見到的是生死不離,情義堅貞的「老師」,是來覺悟他的「菩薩」。總之善惡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我們要保持善念,不要被惡念左右。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