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後!5類人「身體開始不舒服」 兇手「竟是這一物」盡量少吃

提到端午節,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呢?


對於吃貨來說,第一想到的一定會是粽子。


小時候家裡長輩會在端午前便開始洗粽葉、浸糯米、包粽子,口味分咸和甜兩種,無論哪種口味都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味蕾記憶里,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聊起粽子,不知是否勾起了你胃裡的「饞蟲」呢?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粽子,比如以下五類人,吃粽子就需要謹慎。





圖片來源:123RF




胃腸道疾病患者


眾所周知,粽子多用糯米做成,吃多了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且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反應會尤為突出,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反而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糖尿病患者


鮮少吃甜食的北方人在吃粽子這件事上鍾情於甜口,而南方人卻好咸口,愛吃肉粽。甜粽里往往會加入紅棗、豆沙等配料,再加上糯米原本含糖量就很高。


吃的時候,通常還喜歡沾著糖吃。吃起來心裡是甜甜的,血糖也會迅速直線升高,若不加以節制,甚至會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急性併發症。

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粽子品種越來越多了,但最好吃的依然是經典口味,然而肉粽和豆沙粽其實都屬於高脂肪類食品。


一個普通的肉粽熱量約含450-600大卡,鹽含量也很高,如果食用過多,則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從而引起心臟負荷增加並加重心臟缺血情況,可能會誘發心絞痛。

膽道疾病和胰腺炎患者


這類人群的飲食應做到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並且限制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


美味的肉粽、蛋黃肉粽兩者都佔了,若一時嘴饞吃多了,往往會加重膽囊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的癥狀。



老人和兒童


粽子通過蒸煮後粘性大,且又軟又糯,這是粽子美味之處,但由於老人與兒童牙齒殘缺或不全,而且消化功能較弱,吃的時候往往不會細嚼慢咽,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和噁心、腹脹等不適癥狀。







圖片來源:123RF


對於普通人來說,吃粽子也不能過於放縱,用糯米做的粽子本來就不易消化。一餐最好不超過一個為宜。同時可以喝點茶水,或搭配蔬果助消化。


過節雖好,粽子也固然好吃,要注意自身情況,切勿過量。




文章參考:騰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