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解讀:中國應不應該學習美國建造大型航母

現在美國的航母是越造越大,最新的福特 級航母排水量都達到了10萬噸左右,為何美國現在這麼執著於造大航母?要知道美國曾經可是小航母愛好者,想當初美國國內為航母是造大點好還是造小點好,爭論的可是不可開交!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8年到1930年這一二十年是海軍航空兵發展的一個黎明期,各大列強都在探索航母的建造與運用。此前美國根本都不重視飛機的作戰性能,更何況是發現航母的重要性呢,美國覺得這玩意兒怎麼能夠幹掉有那麼厚裝甲的戰列艦呢,這不是開玩笑嗎?戰列艦才是海洋上的霸主!最早看到飛機發展前途的陸軍航空隊勤務隊副司令米切爾還跟海軍大吵了一番,米切爾認為奪得了制空權就奪取了戰爭一半的勝利,所以特別想建立一支獨立的空軍,但米切爾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說話不太注意,跟別人頂撞得太厲害,得罪了海軍的一些高級將領,最後就抑鬱而死了。米切爾創造的一些理論被海軍拿過去,海軍趁機成立了海軍航空兵。被日本飛機幹掉的美國戰列艦(資料圖)美國這個國家也夠奇怪的,一九二幾年就成立了海軍航空兵,空軍卻一直等到一九四七年才成立,美國可是發明飛機的國家啊。海軍航空兵成立之後,一開始其實也挺難的,都處於摸索階段,當時飛機上也帶不了重的炮彈,頂多就起到偵察監視的作用。造得第一艘航母蘭利號,太小,也上不了大的飛機,此後的兩艘航母列剋星敦和薩拉托加雖然「足夠重」,但大部分都是裝甲的重量,作戰的用途也不大。所以說為何要在航母發展上花錢呢?當時人們為啥覺得航母作戰用途不大?主要就是不相信艦載機能在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不相信航母艦載機可擊沉戰列艦,所以航母看起來牛,有啥用? 日本偷襲珍珠港(資料圖)美國想發展航母的時候,恰巧又碰到裁軍。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美國的航空母艦噸位要限制在13.5萬噸以內,兩艘列剋星頓級就占去了6.6萬噸,條約裡面留給美國航母的噸位從13.5萬噸直接被用去了接近一半,還剩6.9萬噸可以用來造航母。剩下的這6.9萬噸是用來造一艘大航母好呢?還是用來造許多小航母好呢?美國國內就開始吵架了。當時海軍中的「大航母派」認為,大噸位,重防護的大型航母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占主流的「小航母派」確認為,航空母艦的最大功用是與戰列艦配合作戰,只要保證載機量,航速與戰列艦相當,輕防護的小型航母即可滿足需要。也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就這麼多錢,發展一艘大航母,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到時候別人來兩枚炸彈把炸了,那我不就完了嗎?傾家蕩產啊!我要是把這些雞蛋放在10個籃子裡,你把5個籃子的雞蛋砸碎了,我還有5個籃子,我還可以孵小雞兒。 吵來吵去沒啥結果,最後就說把兩派的理論歸納下,咱們在1929年第九次艦隊問題演習的時候推演推演唄,看到底是造大航母好,還是造小航母好。結果最後得出的認識是不管你造大航母也好,造小航母也罷,關鍵是你的艦載機起不了啥大作用啊。艦載機主要就是圍在戰列艦屁股後頭轉的嘛,戰列艦是老大,航母也是要為戰列艦服務的,所以你搞那麼大幹嘛?你搞小一點,然後多搞一點,還可以多給戰列艦護護航。1929年初,把飛機集中於少數大型航母、以便提高攻擊力的想法屈居下游,而讓空中力量分散於多艘軍艦的期望卻占得上風。列剋星頓級航母薩拉托加號(資料圖)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要多造點小航母,雖然部份海軍軍官希望新航母能有2萬噸左右,但主要的海軍將領們還是覺得13800噸級的航空母艦對於保護戰列艦,執行反潛、偵察、對地攻擊等任務都很合適。還有一些因素也影響了海軍的決策,例如美國艦隊總司令查爾斯·休斯上將希望艦隊中能有一種較小型的航母,以用他的飛機來保護他的戰列艦。排水量一萬四千多噸的突擊者號航空母艦(資料圖)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深刻認識到了發展航空母艦的重要性。航空母艦主要是用來幹啥的?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讓航母足夠大,可以放飛足夠多的種類不同的飛機,到遠洋去奪取那個地方的制空權。不過也有些國家不傾向於造大航母,如義大利,它認為自己的島嶼就是一系列的航空母艦。法國喜歡搞緊湊型的、小巧玲瓏、做工精緻的東西,也沒大航母。就我們中國來說,出於國家和軍隊的發展需要,我們要造航母,要造大航母,不過造一艘大航母也蠻難,需要考慮到諸如發動機、鋼材等諸多因素,但是就航母的發展來說,我們的起點並不算低,我們未來的發展也一定會越來越好!(作者:張召忠) 來源:mil.news.sina.com.cn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