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二地表有什麼?探測器傳回真實畫面,科學家看后感覺不可思議

如果要問在整個宇宙中,人類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那一定是尋找「地外生命」。
除了那些跟地球一樣圍繞著太陽公轉的行星們以外,只是圍繞著行星運轉的小衛星們,只要有一絲絲存在孕育生命的可能性,也都逃不過被人類仔細探求的命運。

在太陽系中還有一顆最特別的小衛星,受到了各個國家天文學者的青睞。這就是太陽系中的老大哥「木星」的一顆——名叫「歐羅巴」的木衛二。
木衛二最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星球表面。根據抵達木星的探測器所傳回來的數據和照片,人們發現,這個星球的表面十分不可思議——它太光滑了。那麼,為什麼木衛二會形成現在這樣的樣貌呢?這樣的木衛二又為什麼讓研究者們欲罷不能呢?

木星的衛星們我們的地球有一顆獨一無二的衛星,那就是月球。數十億年以來,地球與月球相互陪伴,共同度過漫漫宇宙洪荒時光。
但是木星就不一樣了,身為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木星擁有的衛星數目也是讓人驚訝的。

早在十七世紀初期,一位叫做伽利略的天文天才,憑借著對于天文學的狂熱愛好,做出了許多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研究。
其中有一項就是他經過多年的細致觀察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在很多年以后,關于木星的研究里「伽利略」就成了一個獨特的標簽。

隨后,木星的衛星就仿佛是一個怎麼也挖掘不盡的寶藏,人們不斷的發現新的木星衛星。
在2018年以前,木星衛星的數目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7個。只是,除了伽利略衛星以外,木星的其他衛星都要小很多,暗度也暗得多,得用規制更大的天文望遠鏡才能看到。

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天文學家們對于觀測木星衛星和發現新的木星衛星都十分著迷。
人們通過觀測已知木星衛星的運行軌道,再與衛星與衛星之間的引力,及衛星與木星之間的引力相匹配。如果衛星的運行軌道跟預測的不一致,那麼就極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天體在對它們產生影響。

2018年美國又在木星衛星這件事上來了一個大動作,一次性宣布了12顆新木星衛星,把木星衛星的數量提高到了79顆。
不得不說,木星和它的衛星們真的是有一個熱熱鬧鬧的大家庭。

但是,在木星的眾多衛星中,四顆伽利略衛星卻是其他七十多顆小衛星不可比擬的。
四顆伽利略衛星從體積上來看就占了絕對的優勢,雖然它們只是木星的衛星,但它們卻跟它們的主宿行星木星一樣是太陽系中的巨無霸。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而木衛三則是整個太陽系里衛星們的老大了。
畢竟,在整個太陽系里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以外,木衛三就是最大的天體了。而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就是木衛二了,即使是伽利略衛星中的老幺,它也比木星其他衛星加起來還要大幾千倍。

但就是這顆木衛二,在太陽、木星以及其他天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獨特的巖質地核、液體水為中、固體冰為殼的特殊結構,在研究者眼中,木衛二這種特殊結構讓它成為了一顆可能孕育生命的特殊衛星。

獨特的木衛二早在1989年,美國航天局就發射了第一顆專門用來探測木星的探測器,美國人把這顆探測器命名為——伽利略,這個探測器不僅按照原有的設定如期對木星進行了觀察,甚至在服役年限上遠遠超過了原來兩年多的設計,堪稱是美國航天局最得意的一枚佳作了。

伽利略號從地球出發,經過了六年的時間,在1995年終于達到了木星附近,展開了對于木星長達十幾年的親密接觸。
于是,人類終于有機會一睹木衛二的真實風采。當人們第一次看到木衛二那不可思議的星球表面時,就再也挪不開眼了。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木衛二就像是一顆光滑的珍珠,整個星球表面幾乎沒有超過幾百公尺的高地,隕石撞擊的隕石坑也為數不多。
想想我們的衛星月球,它的上面大大小小遍布了超過5000個隕石坑,難道木衛二得天獨厚,不被隕石撞擊?

除了光滑以外,木衛二的星球表面還布滿了像是交通網絡一樣的長條狀裂紋。乍一看過去,木衛二就像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現代城市。
當然,那只是人們美好的想象。
事實上,由于木衛二離太陽十分遙遠,它幾乎可以說沒有辦法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所以木衛二的星球表面溫度常年保持零下幾百度的極寒,而木衛二的表面就是一層比巖石還要堅硬的冰凍。

在太陽系中的天體分成好幾類,其中有像地球這樣主要由質量很大的堅硬巖石構成的類地星球,也有由氣體或者堅硬的冰構成的天體。
而木衛二的結構非常特殊,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之所以會形成布滿列橫的光滑表面,也跟它的特殊結構息息相關。

首先,木衛二的內核是堅硬的巖石,巖石之外是一層液體的海洋,最外層才是我們在照片上看到的堅硬的冰面。
木衛二圍繞木星一周的時間大約是地球的3.5天,再加上由于木衛二在軌道上的黃道角度,導致木衛二和木星之間形成了潮汐作用。于是,在潮汐的作用力下木衛二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一致。

生命的誕生離不開溫暖的溫度和液態水。
而木衛二堅硬的冰面下面如果真的是大面積的覆蓋整個星球的環球海洋,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木衛二的深處極有可能存在生命呢?畢竟在地球上,即使是在深得暗無天日極度冰寒的深海里,也是有生命的痕跡的。

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確定木衛二深處是流動的海洋的呢?首先,木衛二光滑的星球表面絕對不是因為幾十億年以來,木衛二沒有或者說極少的受到天體的撞擊。
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在這些歲月中,木衛二的星球表面一直都是處于變化中的。它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消融了那些難看的隕石坑。

研究人員認為木衛二的地核在引力的作用下產生了能量,地核的轉動帶動了中間海洋層的流動以及表層冰面的移動。這一點,木衛二表面縱橫分布的裂紋也有了相應的解釋。
冰層在下方海洋帶動下的運動中出現裂痕,而冰層下溫度較高的海水迅速填充進這些裂縫。久而久之,就在木衛二的表面留下了這些裂紋。
同時,這種豐富的地表運動,也幫助木衛二消融了難看的隕石坑。

如果說這些只是根據木衛二星球表面的特點而做出的推斷,不一定完全準確。那麼,在后續對木星體系的探測中,人類可以說已經獲取到了關于木衛二冰層下海洋的直接證據。目光還是要回到木星老朋友伽利略號身上。

伽利略號在圍繞著木星探測了十幾年,曾在2000年無意中拍攝到了一組木衛二的照片,同時顯示當時木衛二附近的磁場出現了異動。但是,當時的研究人員并沒有發現這組照片和數據的特殊性。

時間過了十二年,2012年人類的超級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了木衛二南極的特殊變化,一股高達200多公里的水蒸氣從木衛二的內部噴涌而出。木衛二這一特殊的噴發才引起了人類的注意。

2016年到2017年地球上的科研人員對于木衛二噴射的水蒸氣,通過水蒸氣才有的特定紅外波長的光進行了連續的檢測。
經過17個不同日期對木衛二表面的檢測,證實了在其中某一天,木衛二的大氣里存在了大量的水蒸氣。

到了2018年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新的技術下,研究人員決定重新翻出伽利略號曾經發回的數據,就在這些數據中,人們終于發現了原來伽利略號在2000年就捕捉到的木衛二的羽流運動。這也與之前的研究形成了相互印證。

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在海洋的體積比地球海洋總量的兩倍還要大。但是為什麼在溫度極低的木衛二上這些液態水沒有凝結成冰呢?
不少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木衛二地表下面流動的液態水里含有豐富的鹽或者其他礦物質,在這些物質的作用下降低了液態水的結冰溫度。
這樣,即使木衛二的溫度遠遠低于零度,它的內部依然保持了一部分液態水。

液態水、礦物質加上能量這些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似乎在木衛二上以一種極度特殊的方式存在著,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穿透木衛二的冰層,在它深深的海洋里就很有可能孕育著豐富的生命呢?
人類對于木衛二的探索并沒有停下腳步,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有進一步探索木衛二的長遠計劃。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有足夠的能力勘破木衛二的冰層,真正接觸到那一片神秘的海域時,就是我們與「地外生命」真正親密接觸的時候吧。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