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疑似巨大飛船墜毀痕跡,長11公里,寬2公里,是什麼東西?

南極洲是人類探索的「禁區」,極端惡劣的環境條件,使得它成為沒有被人類指染的「凈土」。

地圖上的南極洲
關于南極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的人說在其中蘊藏有史前文明的遺址、外星人的飛船等等。
此前就在南極發現了 疑似巨大飛船墜毀的痕跡,長度大約11公里,寬2公里,它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出現的?
巨大飛船墜落痕跡該處痕跡最早被美國的衛星捕捉到,并利用數據采集技術,將痕跡給還原了下來。
它從冰川的處 一直延伸出去,拖了好長的距離,宛如一艘墜毀的飛船,順著冰川而下。

奇異的痕跡
痕跡的長度大約11.2公里、寬約10米,按照這種長寬占比,普通的飛行物拖痕很難達到這種程度。
如果不是外星飛船,那麼只有可能是大型的民用飛機了。
1979年, 新西蘭901航班因為遇到了惡劣的天氣,在南極洲不幸遇難,會不會就是它造成的痕跡呢?

新西蘭901航班失事
當時,飛機直沖沖地撞向南極冰川火山,被巨大的沖擊力撕得粉碎,乘客無一幸免于難,是上世紀最慘烈的空難之一。
但是,901航班墜毀的地點和巨大飛船痕跡處還是有著 不短的距離。
一個位于埃里斯伯山的麥克默多灣,航班則是位于南極洲的埃里斯伯火山,兩者單是朝向就不一樣,無法聯系起來。
科學家對痕跡的數據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調查,終于發現,它屬于 埃里斯伯山的「冰舌」。
埃里斯伯冰舌冰舌在南極洲是一種常見的 自然景觀,當冰川中的活躍地段向外延伸的時候,這部分冰川就會在海面上凍結成一塊冰舌。
冰舌延伸的方向和距離,都是由冰川的活躍程度決定的,它 越是活躍,冰舌延伸得也就越遠。

地質變化使埃里伯斯火山附近冰塊高出冰面
我們可以將冰川的活躍地方理解為一個吞吐冰雪的機器,它不斷地 向海面上「拋射」冰塊,在低溫條件下凝固,從而形成了這樣一種自然景觀。
冰舌的前端也被稱為冰川末端,它是衡量一個冰川長度的重要標準。

冰舌形成概念圖
冰舌和冰川不同的是,冰川可以延伸到海下相當長的距離,別看很多冰川在海面上的面積不大,延伸下去的部分絕對讓你大吃一驚,這就是所謂的「 冰山一角」。
但是冰舌由于活躍程度很高,水下部分時常受到海水的侵蝕,從而形成了鏤空的部分。
埃里斯伯冰舌屬于冰舌當中比較罕見的存在,畢竟很少有冰川能夠形成如此巨大的冰舌。
科學家猜測,埃里斯伯火山的附近的冰川活動尤其強烈,所以才能延伸到11公里以外的地方。

埃里斯伯火山
冬季的時候,海水凍結,冰舌就會和周圍的冰塊融為一體,在活躍的冰川作用下,看上去就像一個長長的拖痕,讓人誤以為是巨大飛船拖曳的痕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冰川的不斷延伸和補給,當夏季海面冰川消融的時候,埃里斯伯冰舌并不會跟著一起融化。
這些固定的冰舌也成為南極許多陸上動物的天堂,它們站在冰舌之上休息,餓了就下海狩獵魚類,與當地的生物形成了 一套穩定的生態系統。
埃里斯伯冰舌和冰川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它巨大的「舌頭」內部,還有大量的冰洞、冰崖等等,形成了一道道獨具一格的壯麗景觀。

冰洞
冰舌不僅可以在南極洲的海面上形成,一些永久性的高山冰川也可以形成冰舌。
因為從本質上來講,冰川總有一部分是活躍的,它在過程當中會移動,從而導致部分的地區延伸出去。
陸地冰舌在夏季的時候,凸出得 尤為明顯,當高溫天氣來臨之時,周圍的冰水都融化,呈現出一片綠草茵茵之勢,冰舌仍舊「巋然不動」,像狗狗伸出來散熱的舌頭一般,可以說是非常形象了。
由于冰舌是一個動態生長的過程,只要本體的冰川不消融,它就可以長時間延伸下去。
根據科學家觀測,埃里斯伯冰舌的延伸速度大約為 每分鐘3厘米,宛如蝸牛一般「爬行」。

埃里斯伯冰舌
如果遇到高溫或者是海水侵蝕的影響,速度還會更慢,夏季的時候會停止「前進」甚至會倒退一些,但在冬季會補充回來,整體是向前發展的。
埃里斯伯冰舌的意義科學家根據衛星地圖收集的數據發現,在埃里斯伯冰舌附近已經聚集了大量的 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
這是因為冰舌在夏季融化的一部分,會將大量的營養物質排放到海洋中,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
這些浮游生物便會吸引磷蝦等一類海洋生物,磷蝦大量匯聚之后又,企鵝、海豹等生物也會在該處聚集起來,捕食那些 磷蝦。

南極生物圈
另外,一些酷愛吃磷蝦的鯨魚也來到了這里,生物多樣性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但是,這樣的自然界「杰作」,也在正在被人類的活動影響所破壞。
冰舌的消亡2003年,我國攝影師拍攝到一張冰舌的「干尸」照片,當中雖然沒有冰塊的舌頭存在,但是仍有舌頭狀的地形橫臥在其中。
這是因為,冰舌長期橫臥在地面上,導致該地形發生改變,適應了冰舌的形狀,當冰川消融時候,沒有能力再補給冰舌,導致冰舌也在退化。
當冰舌消失后,這種形狀便被保留了下來,從而形成 一具「干尸」。
無獨有偶,2020年,北極的格陵蘭島最大冰川79N冰川斷裂,根據衛星地圖傳回的數據顯示,斷裂處正是冰川的冰舌部分,面積大約有110平方公里。

位于格陵蘭的北極最大冰架已經崩裂入海
在斷裂之后,該冰舌碎裂成為許多小塊,飄向了海洋,這些寶貴的固態水資源最終會融化進入到海洋當中,成為海水的一部分。
相關研究表明,該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出現過罕見的高溫極端天氣,當時冰川已經有了消亡的趨勢。
2019年至2020年間,該地的氣溫不斷上升, 冬季的有效凍結時間明顯縮短。

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溫度升高
2019年,79N冰川的冰舌已經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裂縫,而2020年的高溫天氣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全球 氣候變暖的趨勢愈演愈烈,像79N冰川這樣的冰川并不只是個例,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態勢尤為嚴峻。
而南極同樣遭了殃,大量的冰層斷裂,有的冰川甚至 從南極的大陸架當中脫離,在海面上開始了漫漫的漂流之旅。

大陸架結構
我們真的應該反思,在經濟發展的時候,是否忽略了什麼?
地球雖然不是人類永久的家園,但目前卻是 唯一的家園,只有保護好它,人類文明才能更長久地發展下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